游客
题文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这说明( )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日趋健全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土地和牲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