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时期,长江流域的农业与黄河流域相媲美,但自战国时期我国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造成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
B.北方自然条件更加优越 |
C.铁器得到大力推广 |
D.北方劳动力资源丰富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19 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 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
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900年 |
1915年 |
1920年 |
1924年 |
|
山东章丘 |
0.1% |
35% |
45% |
50% |
山东济阳 |
0.2% |
15% |
25% |
40% |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