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五幅图片(下图)比喻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春天: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的发展。
夏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秋天: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冬天: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新的春天: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获得新生。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前提是当时的政府政策要大力扶植
B.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关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反映的是“9·11”事件中美国世贸中心大楼被飞机撞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际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安全
B.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咎由自取
D.“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新矛盾

“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我靠近两步,它就后退两步;我前进十步,它就向更远处退十步。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就在于——让我们前进。”当代乌拉圭著名记者,进步作家加莱亚诺讲这番话的直接原因应当是

A.政治体制走向融合 B.和平呼声日益高涨
C.经济一体共克时艰 D.南北差异依然悬殊

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1971
1280.6
393.6
918.3
1034.6
1993
1271.1
392.3
1105.4
716.9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进,变化微弱

“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下列事件中最能验证这一现象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召开万隆会议
C.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得以建立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以上条文的出台

A.表明欧洲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B.标志着北约组织的建立
C.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形成 D.推动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