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明清故宫和皇帝的宝座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 “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 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古希腊时期的剧院遗址 英国下议院开会照片
材料四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两大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鉴戒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5)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要求:不要分别叙述,要综合概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柏拉图学院的集会
材料2、柏拉图说:“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决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得不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和见到天日的可能”
(1)从画面看柏拉图学院有何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评述柏拉图的历史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2月22日)
材料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材料3、民国元年,四川广安州立中学课程设置(摘录)
第 一 学 年 |
课程 |
修身 |
国文 |
英文 |
历史 |
地理 |
算学 |
博物 |
图画 |
体操 |
周学时 |
1 |
7 |
7 |
2 |
2 |
4 |
3 |
1 |
3 |
|
内容说明 |
道德要旨 |
文学习字文法作文 |
习字绘画文法作文 |
中国历史 |
世界总论及 中国 |
代数 |
植物动物 |
自在画 几何画 |
兵法 |
——《四川教育史稿》
(2)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与中国古代(汉至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差别。
材料4、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首、相缉、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学习西洋或东洋,为先生或君。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
材料5、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3)材料4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材料4、5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探究创新题)史学界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利大于弊;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弊大于利。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英国皇家协会会长汤姆逊增说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相当不容易,当时有许多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经获得的奖章,结果评审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获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奖。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2、一般公众甚至是许多当权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使用核弹的战争究竟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一般的公众仍然会用城市毁灭来想象,根据了解,新的核弹比旧的核弹有更大的威力,一颗原子弹能够毁灭广岛,而一颗氢弹能够毁灭象伦敦、纽约、莫斯科那样大的城市……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应当是:能够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制止一场其结局对一切方面都必然是灾难的军事竞赛……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结合材料1,如何看待爱因斯坦获奖时发生的事件?
(2)材料2反映了爱因斯坦什么主张?
(3)简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2)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