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总是”二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有人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是“神来之笔”,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谈谈你的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颈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寄江南故人(家铉翁)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楼上(葛起耕)
楼上何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吹宵。
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
【注】①家铉翁,南宋人,故乡在四川眉山,长期在南宋朝廷做官。此诗是诗人被元人羁留燕京时所作。②葛起耕,江苏丹阳人。
《寄江南故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的相同和不同点。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①
刘长卿②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吹寒角,独戍临江夜泊寒。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③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②刘长卿(约726 -约786 ),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 2-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③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④栖迟:居留。
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