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春秋时的隐士。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 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释:①这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者因避乱流寓蜀地梓州。
②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③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颈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作用何在?
结合全诗,请概括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诗人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词的上片“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
答:
词的末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包含了哪几重意思?(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
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对《声声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意:一、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二、靖康之难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

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唐多令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法留。垂柳不紊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注】谩:徒然。
(1)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