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 趋势,气温变化呈 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 气团控制;从形成源地看,17日受 气团控制。
(3)在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 天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 天气。这种情况在我国 地区 季最为常见。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 或 天气,这在我国 地区的 季常可见到。
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________,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________米。
(2)图中②自然带是________,该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地区是________。
(4)从水平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②地 |
④地 |
|
气候类型 |
||
特点 |
||
分布规律 |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②地常年盛行的风是________
A.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
C.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环节上。
(5)一提起冰岛,人们通常会把它与严寒和冰雪联系在一起。然而,当我们身临其境时才发现,冰岛虽有冰,但到处触摸到的却是“火”。火山、热泉、间歇泉在这里比比皆是,“地球的热泪”遍地流淌、热气腾腾。因此,冰岛又称为“火” 岛。
“火”岛的地质成因是地处亚欧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边界上,岩浆活动频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9-1-2 23:48
(1)图中甲城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解读图中主要信息,阐述其理由。
(2)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向正西过境甲城,描述过境时甲城的天气状况。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E中表示短波辐射是________。
(2)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E称为________,D大于F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4)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_(较大,较小)。
(5)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读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B地是________(冷锋或暖锋天气)。
(2)图中A与 B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锋面推进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锋面________小时后到达A城市上空,A城市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4)下图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曲线是()
(5)下图表示气旋过境的曲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