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所处机构的行事模式:“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一机构
| A.始设于明代 | B.是当时最高的行政机关 |
| C.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反映 | D.官员都出身于皇族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
|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是其产约(财立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民贵君轻 | B.重农抑商 | C.施行仁政 | D.闭关锁国 |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以下两图,其中图(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 B.秦 | C.西汉 | D.东汉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 A.用牛拉车 | B.用牛耕地 | C.用桔槔灌溉 | D.铁农具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