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双选)……( )
A.都比较稳定,密封条件下不产生沉淀 | B.都有丁达尔现象 |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 |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
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是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在第n—1族(1<n<7,n为正整数) |
B.m=1和m=7(m为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单质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
C.第n周期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1<n<7,n为正整数) |
D.m—n=5(m为最外层电子数,n为电子层数)的主族元素存在最强的对应含氧酸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A |
B |
C |
D |
|
a |
Fe |
CH2=CH2 |
Al(OH)3 |
HNO3 |
b |
FeCl3 |
CH3CH2Br |
NaAlO2 |
NO |
c |
FeCl2 |
CH3CH2OH |
Al2O3 |
NO2 |
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中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
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氧化为Li2SO3 |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
2003年3 月,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 5K 下呈现超导性。报报道,该晶体中含有最简式为 CoO2的层状结构,结构如右图(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示意图不符合化学式的是
在25mL0.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 > c(CH3COO—) > c(OH—) > c(H+)
B.在B点,a>12.5,且有: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C点:c(CH3COO—) > c(Na+) > c(H+) > c(OH—)
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