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其实验根据是……( )
A.CH4是非极性分子 | B.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
C.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 D.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
如下图所示是根据图甲的电解池进行电解时,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各电解池都用石墨作电极,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这个量x表示
A.各电解池析出气体的体积 |
B.各电解池阳极质量的增加量 |
C.各电极上放电的离子总数 |
D.各电解池阴极质量的增加量 |
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
C.若分别加入25mL 0.1mol/L盐酸,pH最大的是① |
D.若三种溶液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
溶液的PH与所加水的质量关系图符合的是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H2O③NH4Cl固体④CH3COONa固体⑤NaNO3固体⑥KCl溶液
A.②④⑥ | B.①② | C.②③⑤ | D.②④⑤⑥ |
可逆反应mA(g)nB(g)+pC(s);△H="Q," 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n, Q<0 | B.m>n+p,Q>0 |
C.m>n, Q>0 | D.m<n+p, Q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