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完整的叶绿体,却不进行光合作用全过程的细胞是 ( )
A.C3植物的叶肉细胞 | B.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 |
C.C4植物花环状外圈的细胞 | D.C4植物花环状内圈的细胞 |
在有氧呼吸的全过程中,ATP产生最多的过程发生在
A.第一阶段 | B.第二阶段 | C.第三阶段 | D.各个阶段 |
某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气体扩散到同一细胞的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 至少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2 | B.4 | C.6 | D.8 |
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蓝紫色;然后咀嚼另一块同样的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可使麦芽糖变成红黄色)检验,结果咀嚼后的面包变成红黄色。于是他得出了结论:面包被咀嚼后,其中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作这样的结论不科学在于
A.未检验咀嚼后的面包中是否仍含有淀粉 |
B.未检验唾液中是否含淀粉 |
C.未检验咀嚼前干面包中是否含麦芽糖 |
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的长短 |
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宜贮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d时,CO2产生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C.氧浓度为c时,厌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是需氧的4倍 |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