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及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所五色也.”文中所述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 )
A.反射 | B.色散 |
C.干涉 | D.衍射 |
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方向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 |
B.两条电场线在电场中可以相交 |
C.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
D.在同一幅电场分布图中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 |
关于电场强度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 |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大小、有无均无关 |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1/2,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A.F/2 | B.F | C.4F | D.16F |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只要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看成点电荷 |
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轨迹为虚线1、2中的某一条)动能减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点电势为0 V |
B.B点电势为-20 V |
C.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
D.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