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县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资料,以及“农业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
耕地 |
林地 |
草山草坡 |
湖泊 |
其他 |
1976年 |
45.2% |
4% |
8% |
2% |
40.8% |
1996年 |
30.8% |
14% |
20.3% |
10.8% |
24.1% |
表2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
|
秸秆 |
薪柴 |
煤炭 |
沼气 |
小水电 |
其他 |
1976年 |
50.3% |
32.4% |
10.3% |
0.5% |
0.8% |
5.7% |
1996年 |
20.5% |
10.8% |
15.4% |
35.3% |
15.2% |
2.8% |
(1)该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
(2)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试分析解决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县农业开发过程中,建立起_________生产体系,该体系(示意图)土地利用结构以____________为主,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南方低山丘陵区资源进一步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资源)有哪些?
图16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2分)
A.森林锐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减少
(2) 分析图中A地乙图例所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简述该生态环境问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8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读“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城市共同的首要污染物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2)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4倍左右,从地形特点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合理化措施。(6分)
【选修6——环境保护】
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选修5——自然灾害】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6日,灾害共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4.7万人受灾。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6分)
(2)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