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化铵溶液中撒入镁粉有何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实验室欲配制90mL浓度为1.00mol·L-1的Na2CO3溶液:
(1)配制时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摇匀;
(2)本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注明所需仪器的规格)。
(3)某同学欲称量Na2CO3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g Na2CO3。
(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的实验。
(1)甲组:沉淀分析法:
把一定量的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CaCl2,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洗涤沉淀并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气体分析法:
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为减小CO2的溶解,B中溶液应是____________,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还是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与甲、乙两组操作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定混合
物中Na2CO3的含量。
方法:;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件)。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若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均是正确的,试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是探究___________、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
工业碳酸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盐和工艺等的原因,常会含有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现有工业碳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就工业碳酸钠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进行探究。
实验室有以下的仪器和药品可供使用: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1.0mol·L-1 H2SO4溶液,1.0mol·L-1HNO3溶液,1.0mol·L-1 HCl溶液, 1.0mol·L-1 NaOH溶液, 0.1mol·L-1 AgNO3溶液,0.1mol·L-1 BaCl2溶液, 0.1mol·L-1 Ba(NO3)2溶液,蒸馏水
以下是部分实验探究过程:
⑴提出假设:根据题意,工业碳酸钠中含有杂质有种可能的情况。
⑵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的现象和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编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相关离子方程式 |
① |
|||
② |
|||
③ |
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___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生石灰 B.二氧化硅 C.五氧化磷 D.烧碱
(3)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人C装置的两导管左边长、右边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之一,再无其它产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装置C的G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