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植物在春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
B.植物在春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
C.花瓣的光合作用 |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 |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
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6%n |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
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
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蟾蜍只属于次级消费者 |
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 |
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 |
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一段时间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按不同比例混种在一起,收集种子并对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右图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作物处在同一个营养级,最可能是竞争关系 |
B.如果在该条件下农作物甲单独自然生长,甲种群数量始终小于其环境容纳量 |
C.当播种比例甲:乙=8:时,引起甲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加剧 |
D.甲、乙两种农作物间作时,两种农作物获得总产量最大值的混种比例约为2:8 |
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 B.200只 | C.300只 | D.4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