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2-20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  )内为碳原子数
图1-2-20
(2)请据图1-2-21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1-2-21的______;
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1-2-21的 ___________。
②在CO存在的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1-2-1的______________。

图1-2-21
(3)图1-2-22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1-2-23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1-2-22                              图1-2-23
①当图1-2-23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______和______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墒(呼吸墒=呼吸放出的CO量/呼吸消耗的O量)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量为______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墒为0.8,在25℃、4千勒克斯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斯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______倍,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植物细胞分裂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历程。请据此作答。

历程
时间
科学家
科学事实

1954年
斯库格等
一定条件下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

1955年
米勒等
将存放了4年的鲱鱼精细胞的DNA,加入到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能诱导细胞分裂。

1956年
斯库格等
用新提取的鲱鱼精细胞DN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但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却能促进细胞分裂。从处理物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激动素”。

1963年
莱撒姆
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类似于“激动素”的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命名为“玉米素”,其生理活性高于“激动素”。

(1)“激动素”(“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是
(2)从②和③分析,“激动素”可能是物质)。请写出对此加以验证的简要实验思路: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整细胞分裂素与(激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变为。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用遗传图解表示隐性亲本与F1植株测交过程。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下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1中12h这个时刻,植物根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个。
(2)与18h时刻相比较,12h叶绿体内三碳酸合成速率________________(填“快”、“慢”、“相等”),30h时CO2在叶肉细胞内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变”)。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细胞器名称)。
(2)从图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转化的单位膜是____________。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3)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填“180°≥α>0°”、“180°≥α≥90°”或“90°≥α>0°”)。
②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2)上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植物横放时,接触地面的一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科研人员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加严谨,还需将另一些同样的根尖放在 中,作为对照。
③请你用表格形式呈现本实验的设计思路
④据此实验结果,推知图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