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试液→(KSCN溶液)→颜色无变化→(+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
B.试液→(+AgNO3)→产生黄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I- |
C.试液→(+石蕊)→溶液呈蓝色,证明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
D.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Y>Z |
B.原子半径:Y<Z<W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
D.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
B.加入铝粉生成H2的溶液:K+、Mg2+、SO42—、HCO3— |
C.c(Fe3+)=0.1 mol·L-1的溶液:H+、Al3+、Cl-、SCN- |
D.![]() |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20 g D216O中含有10NA个电子 |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药皂中加入少量苯酚,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
B.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
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
D.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CO2气体,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