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  这首小令自然地熔铸前人诗文中的情愫与画意,写出了洞庭湖秋天的湖光山色,请举例说明。
(2)请描述“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的意境。
(3)为什么说“在这首小令中时间是动态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村晚茅塘马上
雷震贺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
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整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山园小梅(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1)林逋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2)暄妍:明媚美丽。(3)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4)合:应该。
诗的颔联化用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只是变更了两个字,便成点睛传世之笔。请你说说其中的妙处。
诗的中心意象为“山园小梅”,但诗人却没有简单的描写它,而是通过多种手法来突出。请分析诗中所用的主要手法,并概括写出作者想表达的心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小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