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因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赖,中国做出了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欧关系能否回到正常轨道取决于萨科齐能否创造正确条件。欧洲舆论也担心因为萨科齐的决定,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3分)
(2)谈谈你对萨科齐的行为的看法。(9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行要好伴” 。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其合理性。
辨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有人认为:既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就应该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不应该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辨析:在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是通过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体现的。
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的主题教育活动。某校高三(5)班的同学积极响应,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
情境一:同学们了解到,时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萎缩,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同学提出,在投资锐减,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我们花钱就是爱国。
(1)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情境二:立国先立人。爱国首先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该班学生搜集到如下一组信息:奥运会上,当中国国旗升起时,有91%的本市青少年感到骄傲自豪;公交车上,如果遇到老弱病残,91%的本市青少年会主动让座; 81%的本市青少年认同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 但有83%的本市青少年闯过红灯,其中13%的人经常闯,21%的人认为这是小事,谈不上违法。
(2)从矛盾观的角度看,同学们搜集到的信息给了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情境三:同学们在讨论中发现:近年来,以《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仁者无敌》、《特殊使命》、《亮剑》、《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一批红色影视片在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播放,他们以不同的手法诠释了中华民族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广大观众受到强烈震撼。
(3)试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红色影视热播的现实意义。
(4)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新时期理性爱国,我们应该怎么做?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影响越来越大。某校高中生以 《 我们与网络 》 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活动一:同学们从中国政府网采集到如下信息: 2009 年 2 月 28 日下午 3 时,百忙之中的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同海内外网友就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人们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进行在线交流。网友们热情高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就有 30 万来贴,并有数万手机读者留言。温总理坦言,第一次和网友面对面,感觉“有点紧张”,并表示“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l)整合上述信息,从 《 政治生活 》 角度,探究相关结论。
活动二: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制作班级网页,请你参与。
(2)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思考、选择网页内容,并说明其 《 文化生活 》 依据。
网页内容 |
《 文化生活 》 依据 |
|
学科学习 |
||
文体活动 |
||
人际交往 |
||
道德修养 |
活动三: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 A : “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 B : “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 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3)探讨青年学生解决上述矛盾冲突的办法:用 《 生活与哲学 》 知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