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在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同时,不能片面地渲染孩子的“权利意识”,而应该同时强调其“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学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这说明
① 享有权利必须先履行义务,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
② 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两者都不能放弃
③未成年人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④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我国经济制度的演变是:社会资产国有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形式做必要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述演变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 |
B.生产关系的选择,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
C.生产关系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D.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才能进行社会生产,创造社会财富 |
国务院强调2013年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立上述工作重心的根本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 | B.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其国际地位 |
C.增加社会财富以提升社会积累率 | D.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发展 |
材料一近十年我国GDP及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年份 |
GDP |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
2002 |
10.2万亿元 |
56% |
2007 |
24.6万亿元 |
50% |
2012 |
51.9万亿元 |
43% |
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大约在65%——70%之间。有专家指出,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约65倍。
材料二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事实上,这一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即已启动,九年间经历了多次艰难的修改和反复后终于出台,明确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九年艰难修改方才出台。
近日,关于“诚信中学生”的帖子在网上被转发上万次。事情经过是扬州一名中学生放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事主的宝马车,苦等车主不来便留下道歉字条和联系方式,以便日后赔偿。诚信中学生的事迹在网上不断被转发,感动无数网民,使“小善举”构成社会“正能量”。这说明
A.内因总是通过外因才能发挥作用 | B.构成社会正能量要重视量的积累 |
C.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重信守诺 | D.诚信应成为全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 |
大画家齐白石桃李满天下,但他却不赞成学生一味地模仿他。他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创新是“扬弃”的过程 |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C.学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D.外因是变化的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