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 A.CH4和NH3 |
| B.HCl、H2和CO |
| C.HCl和CO |
| D.HCl、CO和CO2 |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
|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
| 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试验现象预测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
|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某同学为试验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4份黑色CuS粉末试样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CuS不溶于醋酸溶液;②CuS不溶于浓盐酸;③CuS不溶于浓硫酸;④CuS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该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强酸 |
| B.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 |
| C.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氧化性强于硫酸,S2-被氧化,使沉淀溶解平衡往溶解方向 移动 |
| D.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的酸性大于硫酸和盐酸的酸性,S2-结合H+,放出H2S气体, |
使溶解沉淀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动
已知A、B、C、D、E分别为Ca(OH)2、Ca(HCO3)2、HCl、Ba(NO3)2、Na2CO3五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列表如下(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现象)据此可判断C是( )
| |
A |
B |
C |
D |
E |
| C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A.HCl B.Ca(HCO3)2 C.Na2CO3 D.Ba(NO3)2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Mg和Al的总质量为8 g |
|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
|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
|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