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 |
B.b过程中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 |
C.基因重组过程可以发生在c过程 |
D.在d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 |
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通过第一、三、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 |
B.以A和a分别表示茎高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 |
C.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 |
D.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 |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成功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的问题: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假说的核心: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
C.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实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 |
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再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5 |
27 |
29 |
31 |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 )
A.光照的1 h时间内,第4组合成葡萄糖总量为2 mg
B.光照的1 h时间内,第1、2、3组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的1 h时间内,四组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是29 ℃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
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 ℃。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的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HA、HB、HC三个品系。如表所示为不同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品系 |
20 |
30 |
35 |
HA |
20.32 |
18.32 |
17.36 |
HB |
13.78 |
15.56 |
16.77 |
HC |
8.32 |
9.36 |
9.07 |
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的光合速率最高
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
C.30 ℃与20 ℃相比,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
D.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