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 000 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
未作处理 |
仅用纯净水冲洗1 min后 |
浸入纯水30 min后 |
1 000 g蔬菜农药残留量 |
0.196 mg |
0.086 mg |
0.123 mg |
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图曲线: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 min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浸入纯水30 min后,蔬菜农药残留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 min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__________。
(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 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大。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Z细胞可进行体外培养或者在________培养,前者需用_______对Z细胞处理,使之分散开,否则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______。
(6)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注射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在此之前使用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过程③原生质体经过再生,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_。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
(5)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3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4棵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多选)。
(6)图2 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技术。
(7)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写出具体的基因型。)
(8)三种育种得到的植物体A、B、C中一定为纯合体的是。
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可以合成一种抗TMV蛋白,叶片对TMV具有抗感染性。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TMV的感染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科学家首先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抗TMV基因转录的RNA,然后合成目的基因。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
(2)合成的目的基因还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过程如图
①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完成的。
②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是因为DNA复制的原理是。
③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 B.病毒蛋白质 | C.血浆抗体 | D.病毒核酸 |
(3)由图分析,在过程③构建的重组Ti质粒上应该含有的标记基因是基因,重组Ti质粒导入烟草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
(4)在过程⑤培养基中除含有卡那霉素及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以保证受体细胞能培养成再生植株。
(5)绞股蓝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烟草植物中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过程⑥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抗TMV蛋白。在个体水平的鉴定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来确定植株是否具有抗性。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
B.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 |
C.将PrG导入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浆细胞 |
D.图中①~⑤过程中不是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
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结合。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