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
(1)在结构A上合成物质C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_________。
(2)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_________。
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_________过程,其中以mRNA为模板,以_________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C、D的原料运送到结构A上通过_________(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控制泛素合成的基因至少有_________个碱基对,转录后的mRNA由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②人体内不需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以及细胞内被称为“消化系统”的_________(填一种细胞器)中。发生在消化道中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
上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问:
(1)Ⅲ3的基因型是,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
(2)Ⅰ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该男孩称呼其为;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2分) ,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4)Ⅲ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9
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e链是完成该生理过程的模板,称为。
(3)若形成的c链中, A和U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b链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
(4)图乙中的I是___________。若其上的三个碱基为UAC,则此时I所对应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这三个相邻的碱基成为___________。
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证明“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0.01 g·mL-1的CuSO4的溶液、0.1 g·mL-1的NaOH溶液、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