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张先生酷爱旅游。他在P城(如下图所示)旅游时,拍摄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张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为北京时间5时30分。据此完成1~2题:
1.张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约为 ( )
A、7时30分 B、11时30分
C、3时30分 D、13时30分
2.这一天,P城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化
规律分别是 ( )
A、西北——北——东北 长——短——长
B、西北——北——东北 短——长——短
C、西南——南——东南 长——短——长
D、西南——南——东南 短——长——短
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问题。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南非和东非以及西非 |
B.南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
C.南非和北非以及东非 |
D.东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
从贸易物资构成来看,中国从n国进口的主要物产是()
A.铝土矿 | B.棉花 | C.金刚石 | D.石油 |
从运输路线上看,中国从n国进口的物资最主要的路线是()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
B.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
C.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 |
D.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
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图”,回答问题。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 | B.国家政策的差异 |
C.地形的差异 | D.气候条件的差异 |
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
读图,回答问题。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
B.M为能源,N为技术 |
C.M为技术,N为资金 |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
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
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部的干旱地带,老百姓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糖分大、品质好的“压沙西瓜”,其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他西瓜。结合该图,完成问题。老百姓在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西瓜,沙砾石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 B.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量 |
C.加大了瓜地的昼夜温差 | D.增加了该地区的降水量 |
本地区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适合发展图中的()
A.甲类企业 | B.乙类企业 | C.丙类企业 | D.丁类企业 |
据报道,我国有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每年浪费的水在600亿m3以上。据预测,我国本世纪上半叶年用水量将达到7 000亿m3~7 500亿m3,即在现有供水量的基础上增加1 387亿m3至1 887亿m3。现在绝大部分地区江河可供引、提水的条件已基本利用,进一步利用潜力不大,即使实施几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后,其总调水量不会超过400亿m3~500亿m3。全国现有地下水开采量已占可开采总量的46%左右,华北地区已过量开采。据此材料和所学有关知识完成问题。解决华北供水紧张问题,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是()
①中水作饮用水 ②尽力杜绝水的浪费 ③加大南水北调步伐④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南水北调全部实施后()
①可能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②可能造成南方缺水 ③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④可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