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6-18题。
|
1961年 |
2005年 |
耕地面积(km²) |
400 |
521 |
森林面积(%) |
36.79 |
20.46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年降水量(mm) |
1369 |
1087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³)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²) |
61 |
108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
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损失更大的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 | B.降水变率大 |
C.土壤贫瘠,土层较薄 | D.森林覆盖率低 |
下图为现代大部分电子产业的不同工序流程在世界的分布情况,图中圆圈为纬线,直线为经线,序号表示制定产品规格、IC(集成电路)设计、圆晶(硅晶片)制造和产品组装等不同的工序。请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②是工序中的()
A.制定产品规格 | B.IC(集成电路)设计 |
C.圆晶(硅晶片)制造 | D.产品组装 |
影响工序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 B.能源 | C.科技 | D.劳动力 |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地区山谷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 B.东西向 | C.西北—东南向 | D.南北向 |
图示地区最高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
C.上、下部均平缓 |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
伪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不发达情况下的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部分人滞留农村的现象。新疆玛纳斯县农调队在附近农村走访中了解到,有部分农民当年掏6000元钱为孩子买的城市户口,如今又掏6000元换成农村户口,让其继续当农民。根据材料回答下题。下面关于伪 “逆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伪逆城市化现象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
B.中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
C.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城市水平 |
D.伪逆城市化是由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内部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引起的 |
读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最有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
A.科技、劳动力 | B.水源、光照 |
C.热量、土壤 | D.光照、温差 |
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展现的新西兰风景令人陶醉,形成下列新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
A.甲──流水堆积作用 | B.乙──岩浆活动 |
C.丙──冰川侵蚀作用 | D.丁──流水侵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