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回答23-24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丁>丙>乙>甲 | B.丁>乙>丙>甲 |
C.乙>丁>丙>甲 | D.丁>丙>乙>甲 |
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土壤 | C.水分 | D.热量 |
图6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
C.南极![]() |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图5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经度 |
C.纬度 | D.洋流 |
b、c、d三港口
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 B.d>c>b |
C.c>b>d | D.b>c>d |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下列各题。
图4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太阳辐射 |
C.土壤 | D.降水 |
.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洋流 | C.土壤 | D.降水 |
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洋流 | C.太阳辐射 | D.降水 |
读图3,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丙三处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图上面积相等,则有关三个区域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
D.乙的比例尺最小 |
某日甲地昼长为10小时,6个月后甲地昼长约为
A.10小时 | B.12小时 |
C.14小时 | D.16小时 |
丁地太阳高度为90°时,则甲、乙、丙三地的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甲、丙 | D.乙、丙、甲 |
为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M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00、1010 | B.1010、1015 | C.1015、1020 | D.1020、1000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附近,可能出现锋面天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附近,风速最大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