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地理事物都符合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现象叫做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很少呈带状分布,而多呈斑块状分布。以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A.非洲赤道南北的自然带基本呈对称分布 |
B.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 |
C.我国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山地寒冻苔原 |
D.内蒙古自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下图中M点的坐标判读正确的是
A.①159°E,51°S;②60°N,35°W;③30°N,90°W;④30°S,90°E |
B.①159°E,51°N;②60°N,35°W;③30°S,90°E;④30°N,90°W |
C.①159°W,51°N;②60°N,35°W;③30°S,90°E;④30°N,90°W |
D.①159°W,51°S;②60°N,35°W;③30°N,90°W;④30°N,90°W |
我国某个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图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
A.向东方向行进 |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1 000米 |
C.看到的树种多属于常绿硬叶树 | D.19:07:58时所到地已是黑夜 |
2009年8月上海某出租车公司给所属出租车安装了GPS电话调度终端,在郊区也可以接受电话调派了。使郊区居民也能像市区乘客一样享受“电话叫车”。该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 | B.GIS | C.RS和GPS | D.GIS和GPS |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题。
1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A. 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 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2 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A. 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 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 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食
D. 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3. 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 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 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 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局部图,a、b、c是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读图完成35题。
a、b、c三界线交汇点所在省份
A.主要生长春小麦 | B.有长江流过 | C.煤炭资源丰富 | D.降水多在50毫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