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俄罗斯地形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⑴.图中叶尼塞河以东是      高原。乌拉尔山脉以东是     平原,该平原上用图例标注的油田叫     油田,煤田叫       煤田。
⑵.图中A指首都     ,B指港口     ,C指港口     
D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海域         海。
⑶.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自南向北流的原因是         
                                 
⑷.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条大河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是因为                    
                                 
⑸.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沼泽地,但河水并不全部流入北冰洋,是因为                                
⑹.形成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的原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

(2)试分析1949~1952年的死亡率大于1990年前后的死亡率的原因。
(3)据上表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4)尽管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接近现代型,但人口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原因是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注:①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②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________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_______。
(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超过了50%,试分析它们形成的不同原因。
(3)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4)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人口机会窗口”的良好时机,促进经济发展?

读1985年7月—1990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原因分类
占迁移人口的比重(%)
性别比
经济性原因
56.2
217.3
1.工作调动
11.5
268.4
2.分配录用
5.9
243.5
3.务工经商
24.3
223.8
4.学习培训
12.9
149.7
5.退休退职
1.6
603.9
家庭性原因
34.5
39.0
6.投亲靠友
9.9
75.9
7.随迁家属
10.4
67.4
8.婚姻迁入
14.2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计
100
123.1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___________影响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_。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族人口迁移中,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读图“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19世纪以前)”,完成下列问题。

(1)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
(2)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为___________。
(4)分析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5)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与战前是否相同?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