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合作组织”的6个成员国当中,其中有4个位于中亚地区,请把四个国家的名称填注在“中亚”图上。
(2)中亚地区深居亚洲内陆,属 气候;植被以 和 为主。
(3)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 (国家)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国)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
(4)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
(5)我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在阿拉山口与 (国)的铁路接轨。从 洋沿岸经中亚与 洋之间架起一座由铁路构成的“陆桥”,它东起我国的 ,西至荷兰的 。
(6)由我国长白山经内蒙古、新疆到中亚的自然带依次为 带、 带、 带。这种变化是 的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
读下面两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E城市在B城市的方向,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千米。
(2)1月均温,A区域比D区域,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从太阳辐射、风向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3)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下图)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1)图中A湖泊非常有特色,呈现出明显的东咸西淡,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图示,分析图中的输气管道在修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3)B国被称为“白金之国”,请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图。说出判断依据。
(2)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说出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
(5)A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大小小2万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图a)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图b)。
(1)简述图a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珊瑚礁是海洋最绚丽多彩的部分,它的制造者通常是仅仅2—3毫米长的微小海洋生物珊瑚虫。珊瑚虫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在它们体内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提供。虫黄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生存的必要条件,并赋予了珊瑚缤纷的色彩。虫黄藻需要生长在22—30摄氏度、温暖且有一定盐度(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海水中,同时它的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图为世界珊瑚礁分布图。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温度带和海水深浅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珊瑚礁的分布规律。
(2)分析同纬度的美洲和非洲西海岸珊瑚礁分布很少甚至没有的原因。
(3)推测巴西东北海岸和孟加拉国沿岸缺少珊瑚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