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正是 月
日 时(北京时间)。
(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 方向。
(3)考察船在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哪些是真实可信的?( )
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 | 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 |
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 |
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 |
E.沿途测得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
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 G.发现巨冰山及鲸群、白熊、海豹
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人大西洋
读“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分析回答。
(1)自然带①是______带,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_____。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和______。
(4)⑤所在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示的自然带分别是:
A______,C______,
D______,F______。
(2)自然带E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3)图中自然带B和G的植被同属_______。
(4)图中自然带H和K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即______气候。
(5)自然带G→H→K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表示______带,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在40°分布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以上。
(2)②表示______带,在南半球没有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纬度位置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___纬度(高、中、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道地区由平原到海拔5000米高地,其自然带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月份(代表月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5)。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