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俄罗斯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叶尼塞河以东是 高原。乌拉尔山脉以东是 平原,该平原上用图例标注的油田叫
油田,煤田叫 煤田。
(2)图中A指首都 ,B指港口 ,C指港口 ,D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海域 海。
(3)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为何自南向北流?
(4)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
(5)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地,为什么这时河水不全部流人北冰洋呢?
(6)形成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1中甲、丙两城市附近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2)图1中乙山名称是,分析图2中乙山西峰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3)描述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图13为3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均 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M ;N 。
(2)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3)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
C.北纬30度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画在答卷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C、D界面的名称:C,D。
(2)A波和B波在经过D界面时传播速度各有什么变化?A,B。
(3)C界面以上的圈层叫,该圈层的厚度变化规律是
(4)E层的物质状态是。
(5)岩石圈的范围是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1)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
(2)每年的月日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中丙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与甲位置相比,丙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3)图2中ab为晨昏线,请在该图中用绘出夜半球的范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临海昼夜长短情况是,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4)此时图2中C点为点钟,该日C点日出为点钟。
如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是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每格2分)
(1)C点位于B点的方向,其地理坐标是,此日昼长是小时。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
(3)AE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距离大约是千米。
(4)若此时F点地方时为6时,在右上图中画出DAGBC线此日的昼长变化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