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差异大 |
B.缺少丰富的能源资源 |
C.深居内陆,信息交流不够通畅 |
D.地表崎岖,交通运输条件差 |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
生产潜力分布图(单位:千克/亩),读图回答下列题。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江苏 | B.安徽 |
C.江西 | D.湖北 |
与丙地相比,乙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水源不足D.光照不足
19.对甲地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B.干旱
C.风暴潮D.洪涝
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下列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黑龙江 |
22.13 |
20.97 |
17.67 |
西藏 |
24.17 |
25.55 |
26.75 |
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 B.气温低,蒸发微弱 |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 |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
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题。该地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光热条件差 | B.水资源贫乏 |
C.耕地不足 | D.人口稀少 |
解决本地区能源问题的最优途径是()
A.西气东送 | B.利用煤炭发电 |
C.利用秸秆 | D.开发小水电 |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题。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A.土地的沙漠化 | B.水资源缺乏 |
C.水土流失严重 | D.沙尘暴盛行 |
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 B.营造速生薪炭林 |
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 |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
读下表,回答下列题。
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对比表
1955年 |
2006年 |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
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
砍伐林木,水土流失严重 |
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 |
文化生活单调 |
“渔村一日游”十分火暴 |
外出打工者众多 |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 |
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
人均年收入超过11 000元 |
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④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该乡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