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B.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C.M、N和P分别为16、9和4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有关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占1/6 |
B.杂合子占5/6 |
C.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子代的1/8 |
D.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子代的1/8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该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且其比例为1:1 |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C.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
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狗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狗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狗,其余均为黄狗。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狗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 B.后代黄狗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C.黄狗为显性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 D.黄狗与黑狗交配,后代中黄狗约占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