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7月2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根据我国2005年底,在我国正规部门实现就业的农民工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正规部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到75%,非正规部门的签订率不到50%,情况令人担忧。那么,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

A.对农民工有利,对用人单位不利
B.是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唯一有效形式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D.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我国兴建三峡工程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这说明( )

A.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
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有一则寓言说,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狂风大作,行人为了抵御风寒,都把大衣紧紧裹住;南风则不同,轻柔吹拂,和风扑面,令行人备感温暖,于是解开纽扣,脱去大衣。上述寓言蕴涵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运动具有绝对性
C.必须按规律办事 D.静止具有相对性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神话的世界里,在他们看来,太阳的瞬间消失如同某样食物的消失一样:中国人说,太阳被天狗吃了;越南人认为,吞掉太阳的是青蛙;在阿根廷人看来,连太阳都敢吃的肯定是凶狠的美洲虎了……无论是天狗吃日、青蛙吞日还是美洲虎吃日、都不可能改变日全食的发生原理,这是因为

A.人类永远只能适应自然,而不能改变自然
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C.人只能根据自然界本身的属性与规律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界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幡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楚国有一个人剑落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慧能和尚和“求剑”的楚国人都错在

A.离开物质谈运动 B.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离开运动谈物质 D.不懂得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