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表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B.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 |
C.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 |
D.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
“传统文盲”与“现代文盲”相对应。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现象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就会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
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 |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 |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2011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是我国各族儿女在祖国大家庭中团结友爱,休戚与共的60年,是我国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60年.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的最高利益.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
(1)一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确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国采用的是何种国家结构形式?
(2)应该怎样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