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这显示我们党 ( )
①能够总揽全局,具有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
②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③肩负着直接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任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个成功的雕刻艺术家说:“在创作时,我常想人民在想些什么,想要些什么,时代需要什么,我该怎样做才能使作品既有时代性,又能震动人心。”艺术家的话告诉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改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全国1000多万工程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2009年,我国在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中首次增加了“品行端正”的内容。这是因为
| A.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
| B.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着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
| C.只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
|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知识为人类造福 |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学习型组织的确定和传播,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同步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
①活到老,学到老,使学习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
②第一次把学习当成美德
③在大学阶段掌握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④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为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①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抗洪救灾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网络热词成为日常用语,并进入主流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体现了人们对网络文化的尊重,这一材料说明
①文化来自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网络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
|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