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1)班以“辉煌的三十年”为主题召开班会,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班主任张老师说:“改革开放不仅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而且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但现阶段,落后、腐朽的文化仍然存在。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请大家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如果你是该班同学,请列出你交流发言的提纲。
辨题: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5名同学围绕“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同学们发现,第一,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1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污染;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水量。第二,中国每年消耗电池70多亿只。中学生使用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等,是电池消耗大户,人均年消耗电池50节以上。
同学们了解到,第一,目前废旧电池回收率不到2%。有近八成的人认为废旧电池回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有87%的人将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第二,目前收集来的废旧电池主要由环保部门集中填埋,但填埋并不能彻底控制废旧电池的污染。
同学们还了解到,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用材料加以再利用,不仅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算,处理10万只废旧电池,可获利2万元左右。但企业对处理废旧电池没有积极性。因为,进口处理废旧电池的机器价格昂贵。并且,一台机器每日可处理几吨废旧电池,本地的废旧电池不够它“吃”几天,导致生产能力闲置、亏本运营。
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2)针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的意义。
(3)参与该项活动对你今后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何启示?
背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辨题:只要搞好经济建设就能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政府职能不断转变。但仍有一些部门直接管理经济活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企不分、行政干预、角色错位、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材料二:在WTO规划下,政府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变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政府支持措施,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真正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1)政府为什么不直接管理经济,而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2)加入WTO后,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弃管理经济的权利?
近几年来,某地市委、市政府为了把当地打造成“四环五海,系统九州”,积极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纺织、化工、机械制造、高效农业等支柱产业;强调全面均衡发展,审批园区工业建设项目100多个,对资源浪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严格审批把关;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城市美化绿化,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1)该市的做法坚持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2)依据材料说明该地的发展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