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1月中下旬我国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2008年1月29日,广东省劳动保障厅以公开信的方式向在粤务工的2620万外来工发出“平安尽孝心、相聚会有时,广东也是您们的家”的紧急呼吁。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外地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我国的新兴工业区。
材料二:下图为历史上(1951-1994年)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冬季冷冻灾害频次图。
(1)由图可知冬季鄱阳湖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约为 。
A.5~10 B.10~15 C.15~20 D.20~25
(2)广东省是我国粮食缺口较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省
A.工业化发展快,外来劳务人员多 B.城市化进程快,粮食种植比重缩少
C.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 D.城市化程度高,没有耕地面积
E.总人口数量较多,粮食消费量大 F.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
(3)图中A、B及周边地区夏季常出现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试分析其成因。
(4)读材料一,分析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新兴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5)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原因。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_______。
A.1、2月 | B.3、4月 | C.7、8月 | D.11、12月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4)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地。
(3)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5)当②附近的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海面时,厦门吹_____风,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为_____。
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________沿岸;乙气候分布于我国________。
(3)上述两种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是________,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河流补给若以雨水为主,甲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发生在________季。
(5)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关系看,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气候(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画出A点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P、地转偏向力E、近地面摩擦力F。
(2)P、E、F三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其中P与等压线________,且指向________。
(3)图中B点风速较A点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