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问,也有不属于文革的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这些都是大家看得到的。”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
| A.要一分为二地区别看待文革的错误和成就 |
| B.科技、外交方面的成就与文革时的政治生活无关 |
| C.文革并没有冲击到科技、外交领域 |
| D.这些成就是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
|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
|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
|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
|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
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下图所示的一些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
|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 A.①③ | B.②④ |
| C.②③ | D.①②③ |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