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周忠介公遗事
   汪 琬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忠贤闻之,恚甚。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xi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皆答曰:“岂惟君父,二祖十宗实式冯焉。诸生奉明公教,万一异日立朝,不幸遇此等事,决当以死争之。明公奈何教人谄邪?”巡按御史,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堂,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杀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杖戍马信等七人,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一鹭亦以忠贤党被罪家居,白昼见公乘舆,佩韦等骑而从,直入坐中堂。一鹭大怖,遂病死。
汪琬曰:“亡兄搢九堂私次忠介公事,予以示公之孙旦龄,以为信,乃稍节其冗者,参以殷氏所作《年谱》,授其家俾弆(jǔ,收藏)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指:通“旨”,意图
B.比宣旨公廨比:及,等到
C.众方环听如堵           堵:壅塞
D.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黜:废黜,这里指除去功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B.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C.姑为奸语谢之
公为我呼入
D.窜公姓名其中

窜梁鸿于海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
B.,官旗抱头东西窜
C.遂舍一鹭署中
D.夜要御史上疏告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顺昌因和周起元有旧受牵连,御史倪文焕秉承魏忠贤的意图,遣官旗前去逮捕周公。
B.文章叙写巡抚都御史毛一鹭的奸谗、官旗的色厉内荏,反衬出了民众、书生的正义感。
C.文章特意写到周顺昌在事变后住到了毛一鹭的官署里,用意是表现他的凛然之气。
D.文末补写毛一鹭见周顺昌等直入他家中而惊惧而死,有“天理昭昭”的警世作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杀狱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我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县,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
“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过将军家过:拜访
B.以近族得减死论论:定罪
C.后期如军法如:按照
D.宜锡嘉名锡:赏赐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④参知政事徒单兀谄事近习,皆当罢黜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将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南浮长淮,诉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门,念神禹之鬼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马存《赠盖邦式序 》)
作者认为司马迁创作《史记》,从游历到文章有一个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
联系全文,从两方面概括《史记》的特点
概括作者的观点,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阜文,名惠言,先世自宋初由滁州迁武进,遂世为武进人。曾祖采,祖金第,父蟾宾,皆县学生。母姜氏。皋文生四年而孤,姜太孺人①守志,家甚贫。
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十七补县学附生,十九试高等,补禀(通“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本省乡试中式。明年赴礼部会试,中中正榜,例充内阁中书,以特奏,通榜皆报罢。是年,考取景山宫官学教习。五十九年,教习期满,例得引见,闻姜太孺人疾,请急归。遂居母丧。嘉庆四年,今皇帝始亲政,试天下进士加慎。皋文中式。时大学士大兴朱文正公珪为吏部尚书,以阜文学行特奏,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盖皋文前后七试礼部而后遇,年三十有九矣。六年,散馆②,奉旨以部属用,文正复特奏,改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六月辛亥,以疾卒,年四十二。
皋文清赢,须眉作青绀色,面有风棱。而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至义之所在,必达然后已。其乡试中式,文正以侍郎主考。皋文自出其门,未尝私求见,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文正潜察得之,则大喜,故屡进达之。而皋文齖齖③以善相诤,不敢隐。文正言天子当以宽大得民,皋文言国家承平百余年,至仁涵育,远出汉唐之上,吏民习于宽大,故奸孽萌芽其间,宜大伸罚以肃内外之政。文正言天子当优有过大臣,皋文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复坏朝廷法度,惜全之,当何所用?文正喜进淹雅之士,皋文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与同县洪编修亮吉于广坐诤之。亮吉后以上书不实,遣戍,赦归田里,阜文则竟死矣。
方皋文为庶吉士时,今皇上加上列圣尊号,盛京④太庙旧藏宝,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号,刻入之。皋文以能篆书,受廷推。言于当事者:“宜自京师下所司等上上玉,刻成遣使奉藏,其旧藏宝不得磨治。”当事者以为然,格于例,不果奏。又言于当事者:“翰林院乃皇帝侍从,奉命篆列圣宝,宜奏请驰驿,不得由部给火牌。”亦格于例,不果奏。已而叹曰:“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
[节选自(清)恽敬《张皋文墓志铭》]
[注]①太孺人:相当于大夫人。②散馆:清时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庶常馆学习,
三年期满经考试后视优劣或留馆任职,或到各部任京官,或外放州县官,叫“散馆”。③齖齖:争辩的样子。④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皋文学行特奏学行:学问人品。
B.试天下进士加慎加慎:更加慎重。
C.皋文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通显:神通广大。
D.亮吉后以上书不实不实:不符实际。

下列八句话编成四组,分别表现皋文的学问和人品的一组是
①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
②明年赴礼部会试,中中正榜
③以特奏,通榜皆报罢
④今皇帝始亲政,试天下进士加慎。皋文中式
⑤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
⑥至义之所在,必达然后已
⑦皋文齖齖以善相诤,不敢隐
⑧皋文以能篆书,受廷推

A.①③ B.②⑤ C.④⑧ D.⑥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皋文,名惠言,他的先祖是在北宋初年从滁州迁至武进的,他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守寡,“家甚贫”言浅意深地说明了家庭的窘况。
B.张皋文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县学生员,他自己也在17岁时进了县学。乾隆五十九年将要加官升迁时,因母亲病危而返乡侍母,并于母亡后守孝。
C.张皋文生得清瘦,面部棱角分明,而性格十分和蔼平易,但关乎道义的问题,他一定明确表态,对自己的恩师也敢于直言,从不隐瞒观点。
D.张皋文擅长篆书,曾负责磨改重刻前代皇帝的玉印之事,他几次提出正确建议却都未被上奏,不仅体现出他的坦诚性格,还反映了位卑言轻的无奈。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私求见,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
(2)文正喜进淹雅之士,阜文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
(3)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送宜黄何尉序
(南宋)陆九渊
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难知也。东阳何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贤否曲直,益不难知者。夫二人之争,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②遄其归矣;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
比干③剖心,恶来④知政;子胥鸱夷⑤,宰嚭⑥谋国。爵刑舛施,德业⑦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今有司所以处臧、何之贤否曲直者,虽未当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况其民心士论,有以慰荐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鲁士师如柳下惠⑧,楚令尹如子文⑨,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三黜三已之间,其为曲直多矣!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况今天子重明丽正,光辉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下邑一尉,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适用吏文,与令俱罢,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虽然,何君誉处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实为主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学,遽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举亦勇矣!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
[注]①令、尉:令,行政长官;尉,司法长官。②式:通“轼”,名词动用,装上车。③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纣王剖心而死。④恶来:商纣王宠信的奸臣。⑤鸱夷:皮囊,伍于胥死后尸体被盛在皮囊中丢到河里。⑥宰嚭:吴王夫差的太宰,夫差打败越国后,勾践对他进行贿赂和收买,于是达成议和,使越国得到复国图强的机会。⑦业:特指恶业,做了坏事。⑧柳下惠:春秋时鲁大夫,掌管刑狱,三次被贬职。⑨子文:春秋时楚国令尹,曾三次被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阳何君坦尉宜黄尉:县尉。
B.式遄其归矣遄:迅速。
C.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揆:比较。
D.以迕墨令迕:违背。

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何坦廉洁清贫、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民甚宜其尉
②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
③无以振其行李
④何君尚何憾
⑤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
⑥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
⑦何之归亦荣矣
⑧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

A.①④ B.③⑥ C.②⑤ D.⑦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慰何坦时,陆九渊多次用了“何君何憾”,以表现何坦虽无错而被免职,但由于获得了百姓的爱戴歌颂,所以不必抱恨。
B.文章开头就从正反两方面提出了检验官吏贤否的标准:民心的向背和僚属的好恶。
C.第二、三段,分别引用史实,说明何君的遭贬没有什么遗憾,而且还有再被起用的希望。
D.本文是一篇赠序,县尉何坦由于官居次位而与县令不和,并因此被免职,作者写作本文表示慰问和勉励。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爵刑舛施,德业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
(2)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3)何君主志,何君主学,遽可如是而已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
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结士大夫,无所不倾,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久之,平阿侯举护方正,为谏大夫,使郡国。护假贷,多持币帛,过齐,上书求上先人冢,因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一日散百金之费。使还,奏事称意,擢为天水太守。数岁免,家长安中。时成都侯商为大司马卫将军,罢朝,欲候护,其主簿谏;“将军至尊,不宜入闾巷。”商不听,遂往至护家。家狭小,官属立车下,久住移时,天欲雨,主簿谓西曹诸掾曰:“不肯强谏,反雨立闾巷!”商还,或白主簿语,商恨,以他职事去主簿,终身废锢。
后护复以荐为广汉太守。元始中,王莽为安汉公,专政,莽长子宇与妻兄吕宽谋以血涂莽第门,欲惧莽令归政。发觉,莽大怒,杀宇,而吕宽亡。宽父素与护相知,宽至广汉过护,不以事实语也。到数日,名捕宽诏书至,护执宽。莽大喜,征护入为前辉光,封息乡侯,列于九卿。
莽居摄,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群起,延入前辉光界,护坐免为庶人。其居位,爵禄赂遗所得亦缘手尽。既退居里巷,年老失势。而成都侯商子邑为大司空,贵重,商故人皆敬事邑,唯护自安如旧节,邑亦父事之,不敢有阙。时请召宾客,邑居樽下,称“贱子上寿”。坐者百数,皆离席伏,护独东乡正坐,字谓邑曰:“公子贵如何!”
初,护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护。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及护家居,妻子颇厌吕公。护闻之,流涕贵其妻子曰:“吕公以故旧穷老托身于我,义所当奉。”遂养吕公终身。
(选自《汉书•游侠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厚:看重。
B.听之者皆竦竦:肃敬。
C.罢朝,欲候护候:看望。
D.护坐免为庶人坐:由于。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事实语也秦亦不以城予赵
B.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因会宗族故人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护家世代为医,他随父在长安行医出入大户人家,并饱读医书,深得长者看重,后经他们劝说,他弃医从宦学。
B.楼护身材短小,精于论辩。在当时皇戚王氏五侯兄弟争名,宾客不能每边同时得宠的情况下,楼护却能在五兄弟门上出入,且深得他们的欢心。
C.楼护不徇私情,抓住了前来拜访他的老朋友的儿子吕宽而博得了王莽的喜欢,终得以加官晋爵。
D.楼护得到了大司马卫将军成都侯商的敬重,后商子邑位尊任重,邑宴请宾客,给父亲敬酒说“贱子上寿”,在座的人都离席俯首,独楼护东向正坐。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
(2)莽长子宇与妻兄吕宽谋以血涂莽第门,欲惧莽令归政。
(3)邑亦父事之,不敢有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