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延康六年,吏部尚书陈群以选用不尽人员,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卷十四《选举二》)
“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论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门蓬户之后,安得有不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
以上材料说明,魏晋时期选拔人才时,定品级由1)皇帝2)吏部尚书3)中正官
依据是4)家世5)道德6)才能
A 3)6) B 2)4) C 1)5) D 3)4)
16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每一个人。对于宗教改革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导致新的教派出现 | B.使宗教摆脱了神的影响 |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D.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
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提出过一个问题:“是谁使他们自己的时代和一个可尊敬的古代调和起来,并使后者在前者的文化当中成为一个主要成分呢?”材料中的“谁”,最有可能指()
A.德意志人 | B.俄罗斯人 |
C.意大利人 | D.英国人 |
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是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技巧的职业教师,而苏格拉底从来不收费,他追求真理,不为辩论而辩论。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
A.重建道德价值观 | B.以人为探索主题 |
C.更关注社会生活 | D.认为金钱无意义 |
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借鉴外来思想,为我所用 | B.继承先秦思想,亦步亦趋 |
C.吸收其他思想,糅合改造 | D.历经多人探索,前后相续 |
与朱熹理学同时,还存在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等学派。以下主张属于陆九渊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 |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