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能够兴起的文化条件是( )
A.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C.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 | 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追随理想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下列关于“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
B.其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英国最先提出的 |
C.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
D.不受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 |
二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社会消费
③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④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根据罗斯福总统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各类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 B.设立专门机构以控制市场 |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 D.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