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下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顺治朝 |
康熙朝 |
![]() |
乾隆朝 |
三 亿 |
|
![]() ![]() |
![]() |
|
二 亿 |
||||
一 亿 |
||||
年份 |
1661 |
1722 |
1734 |
1794 |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第二次”结合的是
A.“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
B.“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 |
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满兴汉 | B.官逼民反 | C.政治民主 | D.暴力革命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 | B.光复会 | C.强学会 | D.同盟会 |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