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经审查认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符合法律规定,2985名代表的代表资格有效。统计分析表明,各方面的代表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工人、农民551名,占代表总数的18.46%;知识分子631名,占代表总数的21.14%;干部968名,占代表总数的32.44%;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480名,占总数的16.09%;人民解放军268名,占代表总数的8.98%;香港特别行政区36名,占代表总数的1.21%;澳门特别行政区12名,占代表总数的0.40%;归国华侨38名,占代表总数的1.27%。代表中,中共党员2178名,占代表总数的72.99%;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妇女代表604名,占代表总数的20.24%。选出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政治学观点?
(2)运用(1)的观点分析说明有何重要意义。
(9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人说:“解决公平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请结合政治常识阐明这一说法的依据。
(13分)某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没有逐户逐人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是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还有一部分是按上级某负责人的要求填写的。村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并把这一事情告到县人大,要求进行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选举违反了选举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并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对某负责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再次选举结果,原“落选”村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阅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村民要求重新选举说明了什么?
(2)村民的合理合法要求得到了解决,某部门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得到严肃处理,说明了我国公民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原则?在这一案件中是如何体现的?
当前一些地方的干部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愿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有的还互相推诿,设法回避;对容易彰显政绩的事则大干快上,甚至不惜损害群众利益,搞形象工程,形成了浮躁、浮夸、浮华的“三浮”作风,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三浮”作风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表现为不顾客观条件,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速度第一”;在城市建设上表现为把手段当目标,不顾广大市民群众的愿望,追求“形象第一”;在名目繁多的社会活动中表现为舍本逐末,追求“排场第一”……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三浮”作风怨声载道,中央决心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现象。请你就如何克服“三浮”作风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提几条建议。
列宁说:“离开工作,离开斗争,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鲁迅说:“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1)上述各段言论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2)请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理论对上述观点加以简要评析。
某乡政府接上级有关部门指示: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每村新开挖养鱼池塘不得少于10公顷。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往年常旱,不适宜挖田养鱼。该乡政府又根据近两年市场对棉花、蔬菜的需求渐增的趋势,最后决定:改粮食、大豆、花生立体种植为粮食、棉花、蔬菜立体种植,全面拓宽浚深生产河道。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好的生产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植粮、棉、蔬菜的经济效益提高了。
结合材料说明该乡政府决策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