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竞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的竞选。资产阶级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取决于能否夺取议会的多数席位。请你谈谈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材料一:12月1日发展改革委发布: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5250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这将是我国近40年来第一次实现连续五年粮食增产增收,增强了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信心。
(1)结合材料一和图1、图2,请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粮食生产?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中提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文件指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3)从哲学上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将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向更高目标前进。
(4)请用党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的政策,以积累外汇储备。然而,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时,该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就会较大。
材料二:稳定而不断扩张的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一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可靠力量。
材料三:为应对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增长,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强调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使消费成为劳动经济增长的力量。
(3)分析“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治学依据。
“奥运低谷效应”反映了奥运会的举办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基本内容是说近几届奥运会事实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观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相关的需求会出现萎缩,因此,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一般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这被称为“奥运低谷效应”。
有人据此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会放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1)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材料二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主要矛盾哲理的?
材料三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1)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整个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