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当今中国乐坛,活跃着许多少数民族歌手,如苗族歌手宋祖英,来自草原的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和斯琴格日勒,还有大凉山走出来的“彝人制造”组合,朝鲜族歌手金海心、金学峰……他们的歌声既丰富了我国的乐坛,也向人们展示了民族音乐的魅力。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食品有着明显的变化。过去汉族只会水煮面食,不会烙饼。真正的饼是西北少数民族带进来的,所以叫胡饼,在这时普及开来,发展成为面食中最重要的一种。胡麻、胡瓜、胡桃及油菜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普及开来的。像“酥”之类的奶制品,也是此时传入并日益推广的。
阅读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己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技术,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结合上述论述,说明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2)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王安石时,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于是他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黄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知道后心里很不满意,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他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九月重阳这一天,苏东坡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1)从归纳推理的角度,说明苏东坡的续诗为什么会犯逻辑错误。
(2)这个事例对我们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有什么启示?
在学校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对某位老师感兴趣,对其所教授的课程也感兴趣,成绩提高明显;反之,对其所教授的课程不感兴趣,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下降。
以此现象为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海水又咸又苦,为什么海鱼的肉却不咸?科学家考察生活在海水中的各种各样的鱼,发现它们虽然在体形、习性方面不同,但鱼鳃上都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氯化物分泌细胞”。正是这个组织,使得海鱼长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却不咸。可见,从对各种各样的海鱼进行认识,到得出关于海鱼的肉之所以不咸的普遍性结论,不是一次认识就能完成的。
请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