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4日,被誉为“指环王”的土星将“冲日”,蓉城天文迷可在晴好的夜空看到这一天象奇观。从地球上看,正如在一根扁担的两头,一头是太阳,一头是土星。黄昏时,太阳在西边地平线上。土星在东边地平线上。到半夜时,太阳在地球正脚下,土星在地球正头顶。黎明时,太阳在东边地平线上,土星在西边地平线上。因此整夜都可以看到土星。土星“冲日”天象发生前,天文学家对此作出了精确的预报。
试用有关哲学道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从经济学的角度谈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学习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后,我们应如何看待先驱者们的艰苦探索?
结合罗斯福新政,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
西方国家现在有三种主要的市场经济模式,你认为中国属于哪一种模式?中国有自己的市场经济模式吗?
材料一: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材料二: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加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加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2)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3)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