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12月27日,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表示,中日两圆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前景广阔,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日经济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加速作用
④矛盾的统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之所以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是因为

A.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B.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
D.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新功能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发展观的演变表明

A.未经实践检验的发展观是不可靠的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
C.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节能20%是我国“十一五”期同重要的工作目标。2007年7月28日.全国40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共同发起了“节能20%公民行动”。这是一项旨在以倡导低能耗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核心的公民联合行动。这一事实说明

A.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
C.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D.个人生活消费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环境保护主要靠政府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问国家用于全社会环保投资为13750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约为11500亿元,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投资约为100亿元,环保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投资约为300亿元。这表明,财政

A.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B.可以促进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C.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