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我国某山地1月和 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面试题。

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600m~1200m高度范围内,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
B.以500m为界,7月气温递减率高处比低处小
C.该山顶(海拔3767米)有永久冰雪
D.1月出现逆温现象

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

A.南岭 B.秦岭 C.阴山 D.小兴安岭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景观演变示意图”,完成26~27题。

该地区景观演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今后该区域发展的方向是

A.整修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B.开挖渔塘,发展水产业
C.开发石材,发展建材业 D.保护和培育植被,发展林果业

江苏省可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24~25题。

图中①、②、③区域

A.划分指标单一 B.界线十分明确
C.相互联系较少 D.内部差异较大

在江苏

A.①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
B.②区域城市规模小、密度大
C.③区域以劳力、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
D.③区域资金、技术流向①②区域

读“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21~23题。

该区域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和谐协调发展

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我国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 B.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增速减慢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 D.人地关系日趋和谐,生态环境优美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工业地域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18~20题。

该工业地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动力 B.交通 C.市场 D.技术

该工业地域联系主要表现为

A.商贸联系 B.生产协作联系 C.科技联系 D.信息联系

该工业地域的突出优点是

A.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规模大 B.资源的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C.集中处理污染物,环境优美 D.配套协作条件好,交通运输成本低

读“甲、乙两类企业的投入构成变化折线图”,完成15~17题。

甲类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现阶段,乙类企业最适宜布局在我国的

A.环渤海地区 B.中西部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沪宁杭地区

乙类企业布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原材料丰富   B.能源充足
C.廉价劳动力丰富 D.市场广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